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工作 >> 基层党建 >> 乡镇党建 >> 正文
我为善治作努力丨敬南镇:基层治理新模式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  编辑:管理员  日期:2022-12-07  点击率:231  [我要打印]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自开展“六为”活动以来,敬南镇持续深化“我为善治作努力”活动,将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机制、营造基层德治氛围和提升基层法治水平相结合,在乡村治理中探索出一条以数字技术赋能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子。

  在敬南镇白河村村委会办公室,几名工人正在进行建设数字化乡村信息平台主控室的施工。今年以来,敬南镇聚焦服务群众、提升治理效能的需求,把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大力实施数字乡村振兴计划,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在白河村先行先试,因地制宜打造符合本村实际的乡村振兴数字化信息平台,用智慧科技把村庄治理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建立起精准服务、多元治理的工作体系,着力破解基层服务痛点难点,实现民生服务、社会治理智慧化,进一步实现乡村善治,提升治理效能。

  “我们与联通公司合作的数字化乡村平台,目前已经实现重点人群全覆盖,下一步将覆盖全村所有村民,同时将数字门牌、智慧大屏、气象和土壤监测站等功能接入这个平台,让广大乡村居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促进村居环境改善,乡村产业发展升级,乡村治理能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白河村党支部副书记吕元付向记者介绍道。

  同时,白河村还建立“寨老共商制”和“乡贤会”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定期召开共商会讨论村里大小事务,让“寨老”和“乡贤”为全村建设建言献策。形成“自家人管自家事”的村民自治模式,实现村民自我调节。

  敬南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李长江告诉记者,敬南镇在推进基层治理工作的过程中,以德治、法治、自治“三治”结合来打造基层治理的新模式,通过“寨老共商”“乡贤会”等形式来促进村级的基层治理工作,形成群众的事情群众自己说了算,自己的事情自己来管的治理格局。敬南镇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机制为抓手,发动老党员、老干部担任联户长,配齐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威望较高、熟悉情况、经验丰富等优势,走街串户、邻里往来、参与说事,整合各方面智慧和力量,第一时间排查风险、报告隐患并及时化解,帮助群众解决大量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此强化村级服务“一站化解、纵横联动”功能,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目前敬南镇在12个村均建立了村级综治中心,统筹全镇72个网格,620名联户长来共同参与村级的治理工作。

  来到菜子湾村,联户长和村委成员一道,正在开展日常的入户走访工作,通过走访调查,推动重点工作联动、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

  村民张如亮说:“我们的联户长很负责任,上级有什么好的政策都会及时向我们传达,如果有不在家的,用微信或电话都要转告到位,平时发现群众有什么矛盾纠纷也会及时给大家调解,现在我们的邻里关系很和谐。

  据了解,菜子湾村共有548户2006人,根据“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的工作机制,推选了29个联户长,协助配合网格员开展政策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等日常工作,形成了“社情民意一传到底、政策措施一通到底”的基层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村级基层治理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调整优化现有的治理模式和治理格局,进一步提升联户长、网格员的参与水平,提升村级整体的治理能力,同时加大数字乡村的建设,打通为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切实让群众享受到这种‘共治共商’的成果,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满意度。”敬南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李长江向记者介绍道。

E-mail:
作者:
编辑:管理员
上一篇:普梯村:谱“六曲”搭“六梯”走好乡村振兴路
下一篇:兴义市七舍镇:以“三链”模式破解产业振兴难题
推荐图文
主办单位:中共兴义市委组织部 黔ICP备2021004046号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IE8请在"工具"选项采用"兼容性视图")
技术支持:贵州佰仕佳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 52230102000028号